图示: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刘会明牧师(中)主持《卫斯理地球仪》新书推展仪式,右2为作者黄家源牧师,左起依次为黄家源师母吴瑞嫦、苏慈安牧师,右为卫理报总编辑黄孟礼。
报道:林礼长(卫理报特约记者)
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友事工部干事黄家源牧师新著《卫斯理地球仪》上架,于2022年5月11日在卫理大厦文字事业部办公室进行推展仪式,由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长刘会明牧师主持。
刘会长首先恭贺黄家源牧师的新书出版。他表示,当我们思考或探讨“门训”问题时,不要忘记外在风浪越大,内在生命的坚强就越显重要,这也是我们培育信徒的根本原因,好让信徒有坚强的内在生命抵御风浪。
“今天要坚持教导‘门训’操练,是要让我们靠着主耶稣恩典,面对种种的挑战和风雨,作个至死忠心的基督徒,最终得生命的冠冕。”
刘会长认为,虽然所有教会都在进行不同层面的“门训”,有些甚至花了那么多的时间的精力,但客观地说,不是每间教会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像圣经说的,有的种子落在好土里,有的结实100倍,有60倍的,有30倍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追求、认识与探讨,以期能结果100倍。他进一步说,黄家源牧师的新书出版,正是因为我们对目前的“门训”结果还不满意,希望更上层楼,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以达到圣经所说的结果100倍;他希望大家能为主结更多的果子,生命更坚固。
刘会长指出,这本《卫斯理地球仪》提供我们探讨“门训”事工外,也建立在千古不变的圣经基础上,经多番琢磨各种神学论述,产出迎合万变时代的方法,这是值得大家鼓励、推动和采用的。
整合耶稣与卫斯理的门训模式
黄家源牧师在介绍《卫斯理地球仪》表示,该书以旧约与希腊罗马时代的门徒观念为背景,探讨耶稣的门训服事。在研究卫斯理的牧养神学时,发现卫斯理牧养方式十分靠近耶稣的门训模式,因而尝试整合耶稣与卫斯理的门训模式。这具有圣经基础与历史依据的门训模式整合体,成了建构马来西亚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的处境依据,研讨所得可供门训牧养参考的门训模式,称作“卫斯理地球仪”。
他指出,地球仪表达生生不息的主耶稣门徒训练的工作,也表达卫斯理的普世宣教胸怀──“世界是我的牧区”。“卫斯理地球仪”也意指卫理公会与砂拉越华人卫理年议会处境中的门训工作。
黄牧师表示,出版的目的有二:1.传递门徒训练的异象:祷告作为耶稣门徒的众信徒,在生活上都具有门训神学理念,一起回到大使命的根本。“门训”涵盖门徒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从赢领世人信主、栽培灵性、装备到差派出去。2.传递门训牧养的看见:主耶稣在世上的工作是门训,祂的牧养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作者深信,效法主耶稣的门训牧养,牧养服事工作会更能祝福教会与世人。
黄家源牧师也藉此机会献念其父黄君良务与其母陈氏玉兰。黄父曾是教会劝士,黄母虽目不识丁,但敬虔爱主,夫妇俩以敬虔生命养育13名子女,后代中亦有13位牧师传道、宣教士、圣乐工作者、辅导员和大专福音工作者。对于在促成论文出版路上所遇到的众多“贵人”,他也深怀感激之情。
黄牧师更感谢上帝,见证祂是奇妙的眷顾者,主恩不尽。他回想1993年生了场大病,长了4.7公分的脑瘤,位处脑部中央,又有大动脉管贯穿,在安置好脑水疏通管之后,主治医生说:跟进未来的发展再决定如何做。他说脑肿瘤可能会有三个变化:一是疏通管阻塞,那就在安置另外一条;二是脑瘤变大,逼不得已作大手术;三是脑瘤变质,良性变成恶性。蒙上帝恩典,这三十年来,脑水疏通管未曾阻塞,脑瘤缩小到三公分多,也没有变成恶性肿瘤,生活服事正常,皆是因三一真神的怜悯、大恩洪福。
———————————————————————————————————
更多本会消息可留守:
报道:卢韵琴(卫理报特约记者)
由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幸福家庭与辅导部编辑,文字事业部负责出版与发行的《婚姻故事里的解码》,以及前海外宣教士熊小莹传道著作的《印尼的熊孩子》,是5月9日正式推展的两本卫理报丛书。
此次推展礼也邀请了砂华人年议会会督刘会明牧师为主礼嘉宾,并给予肯定与鼓励。
刘会督认为,一本书之所以值得让人收藏,首先它不只是一本记述所发生过的事情或故事,或者记录了某人的人生经历;再加上意义,进而让别人从中学习并且欣赏。
“这两本书虽‘故事书’,但它记录了真实的人生经历、发生过的事,再加上意义,读者可以从中学习并欣赏。”
同时,一本值得收藏的书也可以成为家人或朋友,甚至社会及这个世界的礼物,更因为它可以让别人的生活更加充实与丰盛。
更重要的是,这些书的出版让上帝的名在字里行间被高举、被传扬,更让读者们的生命可以被祝福。《约翰福音》廿31如此说,“但把这些事记下来,是要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使你们信了,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这就是我们今天不断传承的一个信念,并不断地以文字传扬福音,把基督的丰盛的生命,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一本有血有肉的书
在较早时,年会文字事业部主席池贤新牧师亦在致词中透露,文字事业部一直都推动教会文字事工,特别是年会各种书籍与刊物的出版,迄今已出版了约150本不同类别的书籍。
他也希望,各牧者与喜爱文字的弟兄姐妹多多推广阅读,尤其是支持文字事业部所出版的书籍。
另一方面,幸福家庭与辅导部主席余婉宁牧师对于在5月份家庭月推展《婚姻故事里的解码》一书,感到格外地有意义。诚如该部前主席陈倩明在该书前言中提到,《婚姻故事里的解码》是一本有血有肉的书,书中有29则真实个案,这些婚姻里的苦涩跟无奈,都是那么地真实。阅览这些个案让同样在辅导事工上参与的她更是深有感触,因为看见了人们的彷徨与无助。
“这本书的特别,就是我们讲述了人生的真实故事,透过辅导员以圣经的原则来帮助他们,让他们在面对生命中许多抉择时回到上帝的面前,这是最珍贵的。”
她对接下此书编辑重责的陈宬霖主任表示感激,也感谢过去辅导员们的同心努力,若没有他们,就不可能“生”出这本书--是他们把自己的服事化为文字,祝福今后的人。
“婚姻虽然很挑战,但是希望透过这本书,大家可以看见主耶稣的恩典能在婚姻破口里面彰显恩典和力量,让我们可以重新出发。”
人生轨迹值得记录
此外,宣教部干事王宝星牧师则强调,人生的轨迹是值得记录的,因为不管是我们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或我们思想的精华,其实都是上帝的工作。
宣教部一直觉得,过去所阅读的宣教相关书籍,特别是宣教士的自传或者传记等等,多数都是西方人的故事。然而,华人教会差遣了那么多的宣教士,在市面上却很少能够找到华人宣教士所写的宣教记录,实属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所以宣教部从一开始,就给每一位宣教士一台电脑,以做工作之用。但是我也私心地希望鼓励所有的宣教士能够写下自己宣教的日记。”拥有10多年写日记习惯的她,由衷地希望宣教士也能够把宣教的日记写下来。
在年会差遣海外宣教士20周年时,宣教部与文字事业部成功配搭地出版了《有故事的人》宣教士见证集。“趁着今年是年会差遣海外宣教士25周年,为此,宣教部也会再次与文字事业部配搭,出版第二本书籍,希望宣教士们能够积极回应地撰写文章,以便顺利出版。”
然后,宣教部也要求宣教士回来述职时,将他们的宣教历程写下来,甚至是强迫他们留在办公室写,为的就是希望将来都可以出版一本宣教士自传。“因为我们人是善忘的,如果没有用文字记录,所有宝贵的宣教经历在将来就化为空白,那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王牧师也鼓励牧者们将自己的牧养经历化为文字,因为通过平时的闲聊,她会发现每位牧者都拥有着独特且精彩的事奉经历,只是某些牧者没有办法一一把这些精彩的故事书写出来。为此,她希望有人可以在文字工作上协助,用访谈的方式,收集这些珍贵的故事成册出版,相信将可以达到互相鼓励与造就的效果。
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督刘会明牧师(左)与卫理墓园执行会主席李孟进同为康乃馨园墓”穴主持推展礼。
报道:林礼长(特约记者)
座落在诗巫乌也路旧路8里、高尔夫球场对面的卫理公会思恩园,将开始提供火葬骨灰的土葬墓地,命名为“康乃馨园”。
配合“康乃馨园”的推展礼,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督刘会明牧师主持了感恩祈祷仪式,诗巫各教区教区长、牧师及会友等也出席参与这项仪式。
计划设置焚化炉
诗巫卫理墓园执行会主席李孟进表示,近年不少吾会会友期望教会能由焚化炉设施及置放骨灰的地方。他们也已安排专业人士展开此设施的建设,并向当局提呈建设焚化炉的申请;不过因这两年的疫情和其他因素耽搁至今。为了满足会友对骨灰墓穴的需求,于2021年决定在思恩园内设置“康乃馨园”。他期望这座骨灰墓穴能解决目前对这项服务的需求,如今就已有一位会友骨灰安放在此处。
“康乃馨园”已建设70多个骨灰双墓圹,单墓圹有十余座;预估该园可暂时提供230多座的骨灰墓圹。若是吾会会友过世欲火化,可以选择埋在此园。李孟进希望大家在祷告中纪念焚化炉的开发工程设施能早日建设。
要心意更新而变化
刘会明会督在主持“康乃馨园”推展仪式时,引罗马书十二章2节:“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提醒与会者,面对世界种种潮流、文化冲击,需要学习做个智慧人。我们要从内而外有真正的生命转变。具体来说,就是面对生活的冲击、面对时代的扭转,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方式,更新思想,才能理解上帝对我们生活的旨意和计划。
刘会督指出,我们要学习如何用另一个的角度看待生活--到底上帝要我们做什么,就像圣经说的“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作为教会的肢体或教会领袖的,更要用这段经文常常提醒自己:我们不仅是守住一个岗位,或过去做什么现在继续做什么,像“copy & paste”,重复地做。如果我们认真查考圣经,就知道上帝要我们更认真地察验,不断辨明上帝对我们的旨意。
两年多的疫情让很多东西产生变化,许多思想也改变了,甚或不少基督徒心态也变了。所以,教会要不断做出调整,不然就会被淘汰,跟不上时代,或因为很多事不能做而无法接触更多人或接触得更深入。
圣经的话非常清楚地指出,基督徒要在每个世代明辨何为上帝的旨意。刘会督举例说,如今家庭结构与过去大不相同,以前农耕社会的家庭孩子众多,同住一起,就算不同住,也住在附近。如今,每户家庭孩子只有两三名,而且很可能散布在世界各地,家中有事,回来都不易。他说自己曾探访一位60多岁的癌症病人,他的孩子一个在美国,一个在西马,要回来都难。
刘会督进一步说,如今清明节的情景也不相同。以前清明节,路上塞得不得了,甚至有人说,诗巫的清明节比华人新年更热閙。但经过两年疫情的洗礼后,情况明显改变,日后可能更不一样了,毕竟下一代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都改变了。所以,无论是骨灰墓穴,甚或以后有可能盖建骨灰塔,相信都是与时俱进的做法。
参加推展礼的众人在康乃馨园墓穴前合影,后为骨灰墓穴。
刘会督表示,有一回古晋晋福堂墓园管理委员会报告说,墓地已用得差不多,大概只能再供应5年之需。当时身任教区长的他经思考,建议墓园委员会将剩下的地转成盖建骨灰塔,这样或还能用上50年,而这计划已在进行中。
时代在改变,人们的需要、思想和做法也在变,教会必须跟得上时代。故此,我们要如同圣经所说,随着思想的不断更新而改变,好明辨上帝的旨意,并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才能做成上帝要我们做的,为了得著更多人。
为父母购置墓地
诗巫区联合治丧服务组主席雷光南建议,吾会会友若已超过60岁,可以考虑为自己准备墓圹;或身为子女也要替未打算的父母事先规划,思恩园就是个不错的“安息之处”。
据了解,“康乃馨园”骨灰墓穴,目前单圹售价为RM6,000,双圹则是RM9,000,安葬此处的,无论是夫妻或个人都必须是卫理公会会友。
至于焚化炉已于3年前申请,只是设置之处需经过三个墓园,包括刘氏公会、客家慈善社及海南会馆,而这些公会都已首肯,使用他们的路作为通往焚化炉的路径。因为,唯有有关通路成为公路,人人皆可使用,才有条件建造焚化炉和大型骨灰塔。目前在等待最后的批文。
据李孟进表示,焚化炉及骨灰存放处的骨灰塔若建成后,预估可供存放5,000坛骨灰。焚化炉的火化服务是公开给所有需要的人,但卫理公会思恩园(包括“康乃馨园”)仅提供吾会友埋葬之用。
———————————————————————————————————
更多本会消息可留守:
全体出席参加新书推展仪式的教会牧师及宾客等合影。
原文转载自《联合日报》:链接
(本报诗巫11日讯)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督刘会明牧师指出,在人们思考与探讨“门训”问题时,当外在风浪越大的时候,内在生命的坚强就显得越加重要。
“这就是我们要培育信徒,要栽培信徒的基本原因,让我们内在的生命越加坚强,可以抵御风雨及风浪。”
他称,新约圣经也指出,外在的不能夺走内在的主耶稣基督的生命。
刘会明强调,今日他们之所以要坚持教导“门训”操练,就是要让大家在这个世界上,靠着主耶稣的恩典来面对种种的挑战与风雨,让大家能够做个致死忠心的基督徒,得到最终生命的冠冕。
“我们大家都知道,风浪各种各样都有,而且风浪也不会停止,很可能也会增加。有时候看来风浪是止住了,但是当你正觉得非常安逸的时候,风浪又起来了。总之,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坚固我们信徒的生命,让我们能够面对人生中各种的风风雨雨。”
他说,所有的教会都在做“门训”,不要怀疑大家在不同的层面做“门训”的工作,但是人们也必须要客观的看待,不是每一间教会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一些花了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做“门训”,但是就是看不到预期的果效。结果有多少都是有分别的,就像圣经所记载的,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100倍的,有60倍的,有30倍的。这是要告诉我们,要不断的去追求、认识与探讨,就是希望能够结果100倍。”
刘会明在黄家源牧师新著《卫斯理地球仪》推展礼仪式上,表示能够出书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并恭贺黄家源牧师的新书推展。
他强调,今日他们鼓励黄家源牧师的新书出版,因为他们对于目前的“门训”结果还不满意。
“我们要更上层楼,我们要做得更多,要做得更好,要能够达到圣经所说的结果100倍。”
刘会明希望大家能够为主结更多的果子,让大家的生命更加坚固。
“好书,大家要不断的鼓励与推动,就像这本书提供了我们探讨“门训”事工之外,它也建立在千古不变的圣经基础上,经过多番的琢磨,这些各种的神学论述迎合万变时代的方法,这是我们大家值得去鼓励与推动的。”
他指出,大家不能够某人说些什么,某个教会就这么做,所以就照抄。
“有些人抄韩国的,有些人抄美国的,有一些人抄新加坡的,例如刘牧师说,他刚出来工作时,抄新加坡的小组事工,都是抄来抄去的。”
刘会明强调,最安全与实际的,就是有千古不变的圣经基础做为一切的根基,再经过多番琢磨的神学论述,最后经过各种时代考验的方法,这些是人们今天值得一读,值得各覆思想与采用的。
———————————————————————————————————
更多本会消息可留守:
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督刘会明牧师(中))主持《卫斯理地球仪》新书推展仪式,右2为著作者黄家源牧师,其他各人左起为黄家源师母吴瑞嫦、苏慈安牧师,右为卫理报总编辑黄孟礼。
原文转载自《联合日报》:链接
(本报诗巫11日讯)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牧师黄家源新著《卫斯理地球仪》,于今日由会督刘会明牧师主持推展仪式。
这本《卫斯理地球仪》 是以旧约与希腊罗马时代的门徒观念为背景,探讨耶稣的门训服侍。
黄家源在探讨卫斯理的牧养神学时,发现卫斯理的牧养靠近耶稣的门训模式,因而尝试整合耶稣与卫斯理的门训模式。
这个具有圣经基础与历史依据的门训模式整合体,成了建构马来西亚卫理公会砂拉越华人年议会处境依据,从这儿研讨所得可供作门训牧养参考的门训模式,称作“卫斯理地球仪”。
地球仪表达生生不息的主耶稣门徒训练的工作,也在表达卫斯理的普世宣教胸怀,即“世界是我的牧区” 。
卫斯理地球仪也在表达着,在卫理公会与砂拉越华人卫理年议会的处境的门训工作。
作者黄家源牧师与师母赠书予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执行主任蔡增聪(右2)及夫人。
黄家源选择出版《卫斯理地球仪》这本书的目的,是要传递门徒训练的异象,祷告作为耶稣门徒的众信徒,在生活上都具有门训神学理念,一起回到大使命的根本,门训涵盖门徒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从而引领世人信主、栽培灵性、装备到差派出去。
“另一个目的则是传递门训牧养的看见,主耶稣在世上的工作是门训,祂的牧养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本人深信,效法主耶稣的门训来牧养,我们的牧养服侍工作会更加能够祝福教会与世人。”
黄家源诞生于马来西亚砂拉越拉让江畔开叉港,成长于动荡1960年代,辗转于丹章板同光与南村中正小学,混过南村中正中学与成邦江政府中学并美里丹绒罗邦敦武让学院。
他献身前在沙巴斗湖洋行嗅过铜臭,在神学上受教于香港建道神学院、新加坡三一与新加坡神学院。
他与妻子吴瑞嫦育有三位子女,即黄传哲(媳邵心慈、孙聿圣)、黄传祈(媳蔡彦如)与黄欣颖。
他曾在美里、诗巫与民丹莪,合计 20 载 7 家中英语小、中、大型堂会进行牧会,目前担任砂拉越华人年议会会友事工部干事 16 年,以及诗巫卫理神学院兼任讲师。
在文学方面,他喜爱文艺创作,编著有查经释义、培训教材、中国文化、见证文集等合 15 种,另策划编辑《顶峰门徒训练课程系列》4 册。
———————————————————————————————————
更多本会消息可留守:
文:晖(诗巫卫斯理华语堂)
见习医生遭霸凌的新闻时有所闻。而今,因霸凌所酿成的悲剧又登上报章的头条新闻,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应立即受到当局的关注;浮出水面的个案,或耸人听闻,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此风不可长也!
医生原是治病救人的行业,可怜见习医生遭霸凌,而涉嫌的一方竟然是彼等的上司或同事,简直是不可思议,荒唐透顶!由此可见,涉案者完全无视作为医务人员所应持守的使命宣言,是时候有关当局正视医务圈子长期所存在的霸凌文化,并采取适当强硬的行动,包括纪律与法律行动对付涉嫌的医务人员,以儆效尤,剔除败类,避免悲剧的重演。
话说:医者父母心。况且,见习医生的命也是命!据一位匿名的见习医生透露,他曾被安排不眠不休地连续工作43个小时,而有关方面所给的理由是医院缺乏人手。怎能如此对待刚入行的同路人呢?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导致见习医生身心灵不堪负荷,甚至产生生不如死的感觉呢?是制度的缺陷呢?是滥权或霸凌的文化所造成呢?!是时候对症下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见习医生所面对的窘境与难处。照理,那些专科医生,或是其他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应以爱心对待和指导刚入行的同行,而不是处处为难,甚或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把见习医生当作出气筒或发泄的对象;因为这不仅有违人性,不符医务人员的工作准则,更起着非常坏的示范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见习医生遭霸凌的事件再次曝光是国家的耻辱,也是对医生专业的最大嘲讽。亡羊补牢,犹未迟也。卫生部、监管单位、执法部门应开档调查有关的案件,严惩不贷,与此同时积极地改善制度的缺陷,建立爱心的文化,惟有如此才能帮助提高新入行医生的士气,以及提升本邦的医疗水平。———————————————————————————————————
更多本会消息可留守:
事奉这条路(九)
文:池金代(砂拉越卫理公会退休牧师/美国达拉斯恩友堂牧师)
被忽略的感恩
最近带领XEE布道训练,布道队要出发去布道之前,我队三位同工一起祷告,我再次听到队员祷告说“求主与我们同在……”布道之后,我们彼此鼓励和评估时,我就提起:“大多数的人出发布道之前,都会求主耶稣与我们同在,这个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渴望主与我们同在。但是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感谢主的同在,因为主耶稣已经在赐下大使命时,应许我们:‘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廿八20下)如此的感恩,主更喜悦,而我们也更经历主所应许的同在。"
不要忽略感恩
布道同工听了之后,觉得奇怪为什么自己忽略了感恩啊?我安慰他说:“其实,感恩被忽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就如谢饭祷告,明明是谢饭,但是好些的谢饭是没有感恩的,只是求主洁净食物,求主赐福给聚餐的弟兄姐妹等。
甚至在祷告会中,学习“单单感恩”的时段时,有人还是习惯性的说“感恩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的。阿们。”明明是感恩的献上,为什么还要加上“求”呢?而且有人在“单单感恩”当中,都情不自禁地加上好些祈求的事项。所以,多年下来,星期四清晨,我操练单单感恩,好让我在事奉和生活当中专注在上帝丰丰富富的恩典上面,可以学习知足常乐。
感恩被忽略的其他情况包括:在迫切祷告求主之后,祷告蒙主垂听应允了,但却忘记了感恩,甚至使用各种各样的原因来解释为什么那件事情会有这么好的结果。正如十个长大麻风的,被主耶稣医好之后,只有一个回来献上感恩:
“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于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于神吗?’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路加福音十七15-19)
这件事迹提醒我们,十之八九都忽略了感恩,但是当我们感恩时,我们就经历更丰盛的救恩(“你的信救了你了”)。
最近去安慰一位痛失丈夫的姐妹时,她说:“感谢主还有主同在,没有主,一切就没有了。”感谢主,她悲痛当中,没有忽略感恩。
是的,“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撒罗尼迦前书五16-18)
感谢主,帮助我完成了这篇文章,好让我们彼此提醒,互相鼓励,奔走天路。
写于恩友堂
2022.04.26
延伸阅读:
————————————————————————————————————更多本会消息可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