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耶稣的偏爱

文/ 陈俊杰牧师(国语事工小组组长)

马太福音十八章有关迷羊的比喻,对绝大多数的基督徒而言,绝不陌生,很多人自小在主日学中都必定听过耶稣所说的这个比喻。但这个比喻真的合理吗?真的符合逻辑吗?

“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太十八12-13)

按照逻辑,一只羊真的比九十九只羊贵重吗?牧羊人真的值得把九十九只羊撇下不顾,奋不顾身地去找那一只羊吗?牧羊人怎么会为一只羊欢喜,过于那九十九只呢?那九十九只羊也需要爱啊!但,这正是耶稣幽默之处——这个牧羊人是如此偏爱、溺爱这一只羊。耶稣并没有按一般的社会习俗来说故事,反而以不寻常、违反所有牧养生意逻辑的方式来表达。

关爱群体内最卑微的人
事实上,迷羊的比喻,必须与上文(太十八1-10)有关“天国里谁最大”的比喻同读。耶稣说:“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有谁会想到小孩子和接待在法律上很卑微的那些人,竟会成为天国中最大的呢?接待这个小孩子,又怎么会像接待耶稣呢?耶稣是有社会地位的拉比,而这小孩却刚好相反。

在迷羊的比喻中,耶稣并不是说,要丢掉所有常理,去寻找那只羊。祂要描述的,是牧羊人对那只羊的迷恋。这个比喻关乎群体的关爱和优先秩序。牧羊人的故事只是展示出,要怎样彻底地关爱群体内最卑微的人。

教会也应该有这种不正常的“迷恋”心态。教会怎样对待社会地位卑微的人(例如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皆低的原住民),正正标志着教会是否明白天国的信息。

就在你我的周围
马太福音中的耶稣,以两个真理作为重点:
1. 耶稣要求每个人都透过放弃自己的社会地位,谦卑自己。

2. 耶稣要求每个人都以彻底的、极端的、近乎不合逻辑的“迷恋”,来保护和爱戴社会地位卑微的人。

今天,我们在教会中寻找服事机会的时候,往往选择那最多人向往的事奉,或是可以获得最多目光和掌声的岗位,甚至选择参与最多人或是最大间的教会。然而,或许我们更应该学效耶稣的偏爱、溺爱,甚至乎“迷恋”,一反常态地,去爱、关心、接待和服事那群在我们当中最卑微、最不被重视,甚至最不受欢迎(对某些教会或人而言)的群体——原住民。

今天,这个群体不一定只在遥远的内陆了;60% 长屋居民已经涌入全砂各大城市,包括古晋、诗巫、民都鲁和美里,就在你我的周围。你,接待他们了吗?你,服事他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