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克明与黄婉娥神学教育基金

       

        钱克明夫妇在其九秩双寿暨白金婚之纪念刊中:“饮水思源,主恩浩大,主爱无穷”见证篇中有此记述:“克明生不逢辰,未出娘胎先丧父,三岁离乡,六岁随慈母走天涯,虽经患难困苦无助,但天父仍顾念寡妇孤儿,不至冻饿失所,真不偏待孤儿。…一个孤儿,上无片瓦,下无地基,但主恩眷顾竟成小康家庭,实感主恩浩大。我俩卑微的夫妇,蒙天父的带领,结婚於兹七十余年载,并渡过漫长岁月,在主里同心合意的事奉。虽遭患难困苦与贫穷,毫无怨言,我妻婉娥分送福音单张二十五年以上,且任属长。在家教导五男三女成家。现有子孙一百三十余人。均成为基督徒,也是良好公民。我夫妇诚心感谢主的保守,因主的慈爱是无穷的。回忆四十年中事奉,均蒙主保守,克尽所职,任事谨慎,远离财色,洁身自爱。主啊,小子是何等人?何能报主恩万分之一。愿父神怜悯悦纳。…至於贫困者我亦尽量给於帮助,使人明白基督教是关心人的教会,使主名更加荣耀。主啊!我真感谢祢,因祢使小子有机会做主救灵事工,也使我家归向祢,在各领域中均能奉献为作美好的见证,荣耀主名。”

        从以上父亲遗训中的片段,家人心中领悟到父母亲一生蒙天父恩手带领和圣经中十分之一奉献、聚财宝在天家及施比受更有义之教导,愿以履行做基督徒之本份。奉献神学基金是其中之一部份,愿能起抛砖引玉之作用协助有意献身之人。

 

 

 

 

陈温州神学教育基金

我把爸爸的地卖掉了

                                                                                                                文/陈朝强

       在律师楼里,捧着三张破旧发黄的地契,细细端详。地契的四角已经腐蛀,编号有点模糊不清,折摺处也断裂。摊开时总是小心翼翼,唯恐碎成片片,难以拼回原状。

翻阅底面,有两张地契是从同一个人购买的。一张地契为六依甲,另一张却是五依甲,它们是相连地。转换手续日期为一九三六年。另一张地契注明在一九五一年买的,合共为17依甲。在三张地契的旁边,有爸爸歪歪斜斜地写上自己的名字“陈温州”作为辨认。

凝视这三个墨水已黯淡的字,润湿的眼睛仿佛看见爸爸光着上身,汗流满面,在那里一边盖起简陋的亚答屋,一边种植树胶,要把那十七依甲的土地,开发成伊甸园。皇天不负苦心人,付出的代价总算结出果实来,五个孩子就在那片土地出生,也藉着那片土地养育了他们。

树胶是摇钱树,割树胶是唯一的工作,也是经济的来源。爸爸总是把树胶园的草斩得干干净净,十七依甲的胶园一点荒芜都没有。下雨天,一家大小都到胶园里採嫩蕨草(milian),有的用桶装、有的的用面粉袋装,有的给人吃、有的给猪吃!

进入廿世纪七十年代,乡区治安不靖,一家人在一九七一年只好告别爸爸为我们建造的家园,出去闯荡江湖。谁知,这一脚踏出去,爸爸就再没有回到他亲手耕耘的胶园。爸爸年龄随着岁月增长,而健康也随着时光消逝。在一九七七年,他以血汗耕耘的十七依甲胶园,过名给我这个幼子。七八年就撇下我们回天家。

如今,三十五年了,捧着的不再是三张地契,而是爸爸的心、爸爸的爱,而我竟然把它卖了!中介人说:“你留在那里近半世纪都没用,树胶园也都荒芜,胶树死的死,被非法的人偷割的割,如今有人要想租用种植油棕,实在可以考虑!”想到自己已过花甲之年,孩子也各有一片天,又散居在各地,那会去管理在乡区的几片地?叫他们去收租金吗?更难!

於是,狠下心、顶着“败家子”之名,出价把它卖了。老伴说:“把所卖的钱以爸爸的名义,奉献作神学教育基金吧!”这倒是好主意,让爸爸的心、爸爸的爱来栽培神国人才。

律师说,过名手续已经预备好了。虽然我知道卖的是爸爸的地,没有卖掉爸爸的心、爸爸的爱、及年少时的回忆。然而,签名的笔还是那么沉重,原来自己的情也植根在那一片土地上。

经上说:“义人的父亲必大得快乐;人生智慧的儿子,必因他欢喜。”(箴23;24)我是义人?智慧人吗?

纪念双亲陈温州丁二妹神学基金

                                                    文/ 陈朝强牧师

       爸爸来自中国古田县,芝笼村。听妈妈说,爸爸十五岁随其姐夫来南洋实兆远垦荒,种植树胶。后来,他姐夫变卖一切所有回国去了,留下他孤零零一人作劳工。曾经问过爸爸关于他的身世,他只说他的原名叫陈仰明。提到他的家世时,总是支吾以对,好像有许多伤心往事不堪回首一样。后来几经辗转流离,才来到诗巫垦荒,种植树胶拥有自己的产业。同时,也改名叫陈温州!

为了知道爸爸的一些过去,几次寻根到乡下,最后在宁德市找到同一曾祖父的堂妹,才知祖父名叫陈荣梓。族谱里只记载着爸爸去南洋,其他就一切空白。其实,爸爸40岁娶了妈妈丁二妹,42岁生了大哥陈朝平,之后又生了大姐陈月桂,二姐陈月容,三姐陈月珠(殁),52岁时生下了幼子陈朝强。

       爸爸妈妈耐劳刻苦,勤作节用,靠着劳动的双手不但养育了孩子,还垦殖50多畝的树胶园留给两个儿子。他们常常教诲说:“无论怎么穷,但造桥、铺路、教育的事总是要做!”他们都没有上过学校,但都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

       爸爸妈妈本来都是信奉二师父、大伯公、观音的。后来,逃避乡区戒严不安,来到市区后接受主耶稣为个人救主,成为基督徒。当我成为传道人时,妈妈还时常教诲说:“你成年才出来作传道人,要做好好的,不可乱乱来。若有什么不懂,或不会讲道,要去请教其他的传道人!”如今,爸爸妈妈都回天家,感谢妈妈在我生命中点一盏灯,让我谨慎走传道人的路!

       时间在思念中一刹而过,自己也垂垂老矣。想起子孙们也不会再去经营爸爸留给我那一份的胶园产业。於是,决定把它变卖了充作神学基金,让爸爸妈妈的爱、爸爸妈妈的情,培育更多的神国人才,去把基督的爱撒遍人心,让爱与和平之花开满遍地!

池家善与刘云苍神学教育基金

     

        刘云苍女士为池家善君之夫人,为垦荒先驱刘家洙君的二女儿,从小为虔诚的基督徒,一生事奉上帝,教养儿女爱主爱人。她照顾九位儿女(六男三女)无微不至,她拥有无比的慈祥、细心、忍耐和宽容,同时殷勤参与教会各方面的事奉、学习神的话、参与祷告团、抄写灵修手册等,一直到安息主怀。

        池家善夫妇一生信靠主耶稣,事奉上帝,先后於2000及2001安息主怀,分别享年82岁和89岁,荣返天家,他们在世上做工的果效随着他们。

        主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藉着祂,我们能够到天父那里去。祂说:“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因为信主耶稣,池家善夫妇必复活,他们信主的儿女以及子孙们在地上怀念他们,在天上将与他们再见。

        因为信主耶稣,他们的子孙以神学教育基金纪念他们,培育传道人,好让更多的人信主耶稣,更多的教会被建立,荣耀归主。

 

 

 

 

卢爱珍

        先父卢礼梅,先母郑金菊,祖籍中国福建省,闽清,六都塘边村。于1910年,先父母移居到东麻砂拉越的诗巫,居住在诗巫的船溪沙碟。当年与先父同行的有四位哥哥, 两位姐姐;因为有神的恩手带领,他们一路搭船行路,扶老携幼,劳顿辛苦,移居到一个神为他们预备的地方- 诗巫。三年后,我出生在诗巫船沙溪碟。

        父母亲及早就认识主,母亲虽然不认识字,但在我们弟兄姐妹都还很小的时候,就叫我们祷告,唱诗歌;印象最深刻的诗再祷告中牧母亲就教导我要向上帝认罪,求赦免;在我们还年幼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把神放在儿女的心中,让我们弟兄姐妹在一生中都蒙神的恩典,并且与神的国度,事工有份。

       今天我以父母亲之名奉献神学基金,至祈愿在我有生之年,能天天数算主恩。也盼望有更多的人,愿意献身为主做工,抢救更多的灵魂,荣耀主名。

 

 

 

 

林顺涛先生昆仲林顺琼姐妹令翁

     

        黄端贞女士如夫人令夫婿启化老先生形状:老先生祖籍中国福建省古田县横坑村人氏。其先祖孙於1901年3月16日与港主黄乃裳公一同抵达开荒初期居下坡地方。据我所知迄今林府五代皆是基督教卫理公会信徒。老先生於1928年7月4日出生於诗巫合春园坡恸於2001年3月5日上午八时寿终诗巫中央医院蒙主宠召安息主怀.在世享寿74岁, 先生秉性聪慧, 为人敦厚善良讲信修睦待人接物谦恭为怀。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妹求学成绩常佔鳌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学敬重,师长爱护年少时曾负笈星洲尽心向学。充实自己力争上游。学贯中西,羽毛既丰,振翅待登,便当下大志,更蒙父荫,於诗巫市开设林合春保宝号经营土产及代理机械长袖善舞商誉日隆。1954年1月30日,与元配黄端贞星洲著名护士长恋爱成功结为秦晋是年回巫。末期黄夫人辞却护士长之职耑心协助夫婿经营生意夫唱妇随恩爱异常。二人合作无间业务不断扩展遍及沙砂各州先生信用卓著甚称商场奇才。

        老先生本著利己立人之精神,热衷于社会与教会公益事业急公归义乐于助人,深得社会各阶层人士之尊崇。曾任中华总商会会长等16个社团及学校之主席,会长董事永久名誉主席等首席要职。先生遗下男女皆受高等教育都是优秀人才,长男顺濤毕业英国商科学士,现任林合春(东马)有限公司砂区董事经理长媳黄南芬女士,荣获悉尼大学电脑学士,现任Jaya Tiasa电脑部主任,长女顺琼毕业英国查打秘书科,现任澳洲国民银行高级职员。适婿张文祥,张君博学多才,他是电机工程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应用金融硕士,会计硕士,税务硕士。现任悉尼工大硕士班讲师。次女顺萍英国经济学士。婿黄高安悉尼大学绘测师。三女顺惠,英国化学博士。适婿林任平,林君係工商管理及国际商业学士。四女顺丰,英国化学学士。适婿翁新容,翁君估计学学士。其余数位年小者多在大学进修中。此外,尚有内外男女孙们尚在求学中。皆头角峥嵘前途无量。一门俊秀兰芳桂子孝孙贤,老先生在世名扬利就,遗爱人间。今当含笑而

      一个人正当春风得意的时候,又低碎金迷的环境中难免会失好在夫人黄端贞姐妹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能够发挥基督博爱的精神,他瞭“爱”可以遮盖一切。她懂得“爱”就是宽恕“爱”更可以化敌为友。今日林府家道兴旺儿女出众一家人,兄弟姐妹都能和睦相处,黄夫人功至。但愿一切荣耀都上主的圣名。实心所愿。

 

 

 

 

程利良医生与张秉钧神學基金

     

         程利良医生出生于砂拉越诗巫一基督化家庭。 在他未满一岁时,父亲去世。 母亲带着他与哥哥投靠在中国福建古田的娘家,曾任屏南棠口一间联合女校校长和古田三保堂女传道。 利良最初进入古田精英小学,后升入圣公会创办的史荦伯学校唸初中。 之后,他升入三一高中。 大战后,母子俩于1948年回到诗巫。

   不久后,母亲卧病,利良侍候病榻四年直到母亲归天后,才远赴台湾深造,攻读医学系。 1964年学成返乡,在诗巫刘钦候医院服务,两年后调任泗里奎中央医院。 1968年,他自创程氏药房及增设接生院于泗里奎,1973年则迁往诗巫悬壶。 1993年3月迁居加拿大。 2002年4月3日晚因跌倒撞及头部致脑部溢血,于4月12日凌晨蒙主召归天,与世长辞。

         程利良夫人,张秉钧女士,出生于中国福建屏南一世代书香之家。 父亲毕业于法政大学,一生服务于司法界,育有五女三男,秉钧居第七。

         秉钧自幼就被送至屏南棠口一所圣公会所办的淑华小学就读。 第二学期,母亲去世。 秉钧矢志力学,成绩优良,毕业后升入古田史荦伯初中,后进入三一高中。 此一阶段适值抗日战争,她与同班一名同学毅然赴台湾报考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 第一年尚未完成,传来噩耗,知父亲去世。 自此经济失去支助,仅靠少量奖学金及半工半读,刻苦完成大学课程。 毕业后就进入法院服务。 两年后在台北卫理公会与程利良相遇,且在同班主日学轮流教学。 两人由相识、相知和相同信仰,人生目标相近,愿一生相依相随 ,1958年7月在台湾结婚,不久相偕回诗巫。 两周后前往民丹开中学校执教。 1959年初,进入诗巫卫理中学执教。

         程利良医生幼丧父,张秉钧女士幼失母爱。 双双在大学期间又各失至亲,然而不因而灰心,发奋图强,学有所成,并在行医与教育方面多有贡献。 不过回顾一生,深感上帝恩手步步带领与眷顾,因此,特别奉献五万元充作神学教育基金。

 

 

 

 

卫理青团神学教育基金

       

        卫理青团神学教育基金乃由砂拉越华人年议会青年团契所设立的。其思想缘由于第十一届(1997-1998年)年会青团为了鼓励属下牧区团契支持神学教育而发动筹募诗巫卫理神学院图书馆书架费用(马币两万六千多)。显然卫理青年乐意以金钱援助神学教育工作。

        有鉴于此,第十二届(1999-2000年)年会青团又在林忠锦牧师的指导之下,推展筹备青年神学教育基金。目标为马币五万元。事后,蒙年会青团第十三届代表大会通过将从各教区(诗巫教青例外)属下各牧区青团提呈来的款项与存放已久的青年工作者基金(RM37,105.79)合拼成为卫理青团神学教育基金(RM70,000)。

 

 

 

 

张康全与陈雪娇神学教育基金

       

        已故张康全先生伉俪从小远渡重洋从福州来到马来西亚,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目的是为了整个家族能够过着好一点的生活。回顾过去,感谢主让他们在砂罗越认识了改变生命的主。这福气起初是临到张夫人身上。信主耶稣后,张夫人改变很大,不但热心事奉,研读圣经,而且也抓紧机会来服事主,见证主,引人归主。林陪香奋兴布道家曾经两次来到砂罗越诗巫亚山港开奋兴会,都住在他们家中。

        当林陪香第二次来亚山港时,他迫切地为张先生祷告,圣灵动工,张先生也愿意悔改,认罪,接受耶稣做他个人的救主。信实的主让他在世得享长寿104岁才蒙主宠召。张夫人一生省食俭用,在受苦,艰难的日子中,从没有说过埋怨自怜的言语。即使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有生命危险,还是养鸡,养猪,种水果,帮补家用。在儿女眼中,她就象一棵大树,给全家带来安定和希望。她也是贤妻良母,好帮手,朋友,会友们的好榜样,是儿女们要永远尊敬歌颂,永远传说纪念的好母亲。

        张先生从中国来时一无所有,在这块新土地上他苦过,深知人不可忘本,一九九九年离世前特别属咐其子嗣奉献马币十万元作为砂罗越卫理公会栽培传道人之事业用途,渴望能达到他内心所盼望三个重大的目标:(一)感谢天父,丰盛的恩典,临到他们全家;(二)作为张家荣耀主圣名的先例典范;(三)栽培传道人,广传福音,兴旺教会,荣神益人。此乃张康全,陈雪娇神学教育基金之缘起。

 

 

 

 

吴璋神学教育基金

       

          吴璋,一九一五年六月二日生於福建省古田县城。父名彩璇,母谢桂英,为吴家长女,尚有二兄一妹。吴女士早岁在古田美以美教会创办的毓英女中接受教育。二十一岁与陈立训在古田结为夫妇。

          一九三七年随夫南来砂罗越诗巫定居,育有四男四女,长男锡陶,长女惠平,次女念平,次男锡监,三女平,三男锡强,四女忠平及四男锡天。

          吴璋女士笃信基督,南迁诗巫迄今,一直都在诗巫爱莲街福源堂事奉。曾任福源堂执事,荣誉执事,妇女会职员,顾问及属长等职务。吴女士在古田毓英女中时期,深受基督教会关怀社会,造福人群的善行薰陶,故婚后,於相夫教子之际,犹不忘投身教会与社会事工。今感念一生深受教会恩泽;尤对教会创办母校毓英女中,使妇女知识水平及社会地位大有提升,故思回报之心,决心奉献己力,於庆祝八十寿诞之时,谕其子女,将祝寿结余,转赠砂罗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以供设立神学基金之用;藉以协助宣教工作,荣神益人.

 

 

 

 

杨景培神学教育基金

       

       已故杨景培老先生於一九三六年二月五日生在泽洛邦河。从小信主,在船溪美禄真仁堂崇拜并教主日学。六十年代迁居诗巫市区工作。一九六八年自创土产出口商,生意兴隆,曾任诗巫中华总商会交际组组长。君不但热心於社会公益,而且敬虔事奉主,建立教会,曾任锡安堂与爱民堂执事之职。君於一九九八年二月二日因肝癌之故蒙主恩召,安返天家。夫人黄招琴姐妹与四男(杨进标、进健、进康、进乐)一女(美琪)现居美国。

       杨君一生爱主和主的教会,特别奉献马币五万元。充作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神学基金,栽培献身人才,为主多结果子,为教会带来复兴,为福音尽心歇力。此乃杨景培神学教育基金之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