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妇女会第44 届常年大会 373 位姐妹议事学习联谊

特别报导:年妇第44 届常年大会
报道/ 韵琴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妇女会第44届常年大会于11 月25 日-27 日在诗巫卫国礼堂召开,373 位姐妹齐聚一堂,学习如何成为合神心意的门徒。

卫理公会砂华人年议会会长池金代牧师是此次大会开幕礼与闭幕礼的讲员,提醒姐妹们当要选择成为亲近神的马利亚,而不是被俗事烦挠的马大。

同时,大会主题“合神心意的门徒”则邀请了苏慈安牧师与杨函英传道分享,专题“爱我们的邻舍”则是邀请了诗巫卫理神学院宗教与文化中心主任胡新汉牧师主讲。

另外,今年的工作坊“爱传福音”特别邀请了古晋的吴尔丰弟兄来到分享他传福音的心得与见证,并现场演练了医院探访所需要注意的细节。

在查经方面,妇女会则邀请了民丹教区长詹泰珉牧师带领查考《撒迦利亚书》,詹泰珉牧师用图文并茂的投影片,以及浅白易懂的言语让姐妹们在两小时内,查考了全卷多达14 章的《撒迦利亚书》,内容丰富且不枯燥,让姐妹们大呼过瘾。

年妇常年大会除了各组与各机构报告之外,亦在大会中进行为在2019 年回天家的黄巧月牧师与拿汀沈温柔追思礼拜,缅怀她们生平轶事,更邀请张超英牧师到场分享她与两位之间的小故事。在张牧师眼中,沈温柔姐妹是“温柔”的代名词,她不但待人温柔,还忠心服事主,是一位难得的好姐妹。而对张牧师来说,黄巧月牧师是她亦师亦友的好姐妹,并透露巧月牧师在病痛中依然挂念未信主的人,是带人归主的好榜样。

年妇议事

年妇职员与顾问诗班献唱

张超英牧师在追思礼拜上讲述黄巧月牧师的故事

首尔行心得 感受上帝在当代教会的心意

首次接触门徒训练事工是在2006 年,当时协助夫婿预备《顶峰门徒训练课程》。2010 年则有份整理门训文字,接触到美国学者比尔. 赫尔的著作,对他所讨论的耶稣门训模式印象深刻。近年教会热门讨论的课题有曾金发牧师主持的“精心门训”(IDMC),更是让我感受到上帝在当代教会的心意,门训——大使命的核心内容。

今年十月,有福参加由首尔爱的教会为华人教会主办的“唤醒平信徒门训领袖研讨会”更是大开眼界,原来上帝可以如此使用门训建立祂的教会,透过运用门训小组工作,把一家十人的教会在40 年时光,打造成为超大型的十万人教会,且造福许多国家的教会,真是令人惊叹!从这次研讨会,我学到了以下几门深刻的功课:
一、教会的本质是门徒训练:带领世人归向主,培育他们成为像主的门徒。我们的组织、会议、聚会、教导等一切在教会里面的努力,都要被看作是培育主耶稣门徒的部分工夫。这是每一个在教会服侍与受服侍者都需要具有的见识。

二、侍奉者要有牧者心肠:作为耶稣的门徒,我们受差进行门训,那是我们的服侍本质。进行门训者,特别是作小组长、导师、顾问等教导领导工作的人,主耶稣要我们具备牧者心肠,对服侍的对象有“慈心”(路十五20),肝肠寸断地关爱牧养他们。

三、作主门徒需要付代价:救恩是免费的,因信耶稣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得享永生。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主教导我们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祂,要付代价追求生命的成长,花时间、精力、金钱来传道,进一步培育他们成长,以致能和我们一样服侍主。

四、小组是我们需要大大加强的基础建设:
小组是不可或缺的传福音与培育门徒的教会设施,可惜我们的教会生活却多是以聚会、社交式的方式进行,以致建立生命与发展教会,事倍功半。这提醒我曾经带领几年的妈妈班,实在值得我继续付代价去服侍。

五、服侍要强调道的学习和传福音:爱的教会非常强调上帝话语的学习,他们相信如此努力而成长的生命必然会传福音。福气教会强调传福音为本的门训,在门训过程就强调信徒要实际去传福音,故此这教会发展的异常的迅速。这提醒我们二者要兼顾。

六、归纳法圣经查考的可贵:爱的教会强调归纳法在圣经学习上的运用,组员从开始就学习在问与答的讨论过程中学习到上帝的话,经历上帝话语的权柄,带来生命的改变。我们要学习减少单向式的讲授或教导方式,多学习发问题目,鼓励弟兄姐妹去思考,自行寻找答案,一起讨论发现圣经答案一起成长。

这趟首尔门训研讨之旅,对我来说实在收益不浅,大大扩大了我的属灵视野,挑旺了我服侍的心志,祷望此后我个人的生活与服侍上可以多结果子。(吴瑞嫦)

专题二:门徒荣耀的使命 门徒生养成全门徒 生生不息

教会是上帝荣耀的呼召。教会中有多少人愿意传福音,是决定教会复兴的因素。没有人信主后会自动成为愿意为主付代价的人;因此,必须要有门徒训练。

一.当今教会普遍的门徒训练
现今普遍的门徒训练是以知识为导向(知道却做不到)以及与福音脱轨。门训的目的是传福音,但门训却没有产生这结果,就表示这训练已与使命脱轨。门训是要将人向地上的眼目转向对天上的眼目,将没有使命的人充满了使命感,那就是成全圣徒,完成使命!为什么主耶稣可以自己传福音使人信主,却还要门徒去传福音?因为这是主耶稣赋予门徒的特权,祂给予的荣耀的使命;因此,若门徒不愿传福音是看不起主耶稣,对主交托的使命充耳不闻、不敬重主耶稣。

二. 主耶稣要门徒作什么?
主耶稣亲口说的三段经文——马可福音一17、使徒行传一18、马太福音廿八19,都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传福音。

三.门徒训练要训练什么?
门训是要使人长成基督的“身量”(弗四13),看得到且经得起“看”,拥有生命的品质和深度,要让“基督成形”在门徒心里(加四19)。

门徒训练是要学习主的样式(太十一29),就是学主做人和做事。学习主耶稣做人就是学习主耶稣爱人,如十字架上的爱(爱仇敌),操练“爱”(舍己的爱)的最佳方法就是传福音。学习主耶稣做事,认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宣扬天国的福音(太九35)和牧养的工作(约十11)。

四.扁平化的门徒观
作门训就要有看门徒的眼光(林前一23-31),不要以外貌和世人的价值去看人。在耶稣基督的心中是要使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拣选”是上帝的作为,祂并没有拣选精英,因为祂无须靠精英,平凡的在祂手中成为祂大能的显明。

扁平化的门徒观:1. 使平凡人做伟大的事(传福音)。门训把平凡人训练出来能做伟大的事,成为君尊的祭司,能够将人带到主前,使人与上帝和好。2. 门徒是成全出来的(弗四12):“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这经文中的“各”= 每个人,“其职”= 传福音,“建立”=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基督的身体”= 教会。成全圣徒各尽其职是在林后五18 中提到的 “劝人与祂和好的职分”,因此每个人都要各尽其职,劝人与基督和好。

五.从中央独强到蚂蚁雄兵
门徒训练必须从教会中央的强大到地方(小组、会友)的强。教会中央要有“成全性”的强,能成全地方、小组、信徒各尽其职,让每一位信徒都是蚂蚁雄兵,成为门徒(传福音的人)!

六.福气教会的门徒训练
台湾福气教会的门徒训练:1. 门徒以布道为导向;2. 教会要成全门徒生养的能力;3. 门徒训练的四大内涵——属灵价值观、福音使命、布道训练、真理根基(将真理内化成为个人的属灵体质);4. 三代门徒观——当带领人信主后,要帮助成全他,且陪伴他去带领别人信主,这不只是一领一信主,而是一领一(第二代),再陪伴第二代领一(第三代),此为三代门徒的意思。

传福音是门徒荣耀的使命!

门训是“门徒生养门徒;

门徒成全门徒;

徒生生不息!”

(杨锡儒牧师主讲,萧瑜瑾整理)

杨锡儒牧师

专题一:从牧养反思灵命塑造的认知与实践 灵命塑造是个“过程”

大使命的核心是门徒生活操练(Discipleship)。作门徒的两个重要信息:

1. 基础性:履行基督大使命必须回到生命基础,那就是与主的关系。

2. 方向性:实践门徒生活操练是“向外”而非“重内”。门徒的信仰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使命;因此为主而活是全时间的,若不然跟从耶稣基督就是懒散的。若要帮助自己或弟兄姐妹操练灵命追求与成长,我们必须能清楚地说明“灵命操练和塑造”的基本意义。这是一个“为他人缘故”而“生命被更新”达成“满有基督的样式”的“过程”。

1. 灵命塑造是一个“过程”
基督徒的生命是反合性的,我们蒙召出世,却又被差入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抗衡“即刻满足的文化”,现今时代性(个人主义)挑战我们处理“操练”一部分,而我们必须超越技巧、方法和节目。灵命成长是没有捷径或速成的,因为信仰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不能急于看得见的成果,灵命塑造是每一天生活根本的实现——为主而活、靠主而活。

2. 灵命塑造是“生活被更新”
从“自我掌控的文化”中脱离,学习奔走“归顺上帝”的过程。后现代文化的价值观,强调“自我”并高举自我,我们的教育文化看重的“所能”(Doing)而不是“ 所是”(Being)。正如摩西的一生,前40 年为“所能”(Doing),第二个40 年为“所是”(Being)。“生活被更新”就是放下自我,全然降服在基督的主权下,在每一个处境愿意信靠顺服;信仰生活的事件意义是:认罪悔改、谦卑跟从耶稣基督,且天天操练。

3. 灵命塑造是“达成基督 样式的生命”
我们面对的是“效法世界”和“活像基督”的张力。信靠基督就是跟从活出基督,刻意在生活中,从里到外,从思想言语到举止行为,让基督掌王权居首位。“活像基督”是落实在没有基督样式的生活/ 世上。透过两个方法达成:一、对质(confrontation)这是上帝经常使用的方法帮助我们操练活像基督的生活, 圣经中的大卫王及先知拿单就是实例; 二、献上(consecration) 这乃因着基督的爱所激励, 在圣灵的光照感动下, 愿意在不像基督的心思意念, 言语举止, 道德行为上, 刻意为基督作出改变。为此,门训经常提到“3R”:Repentance( 悔改)、Reconciliation(和好)、Revival(复兴)。

4. 灵命塑造是“为他人的缘故”
灵命塑造一定是在关系里,不可能是停留在一个人的独处。个人的读经祷告生活,将展示在与人的关系之中。灵命成长的核心是“与上帝并与人的关系”。信仰是关系,因此灵命塑造也必然是关系的建立,这也是圣经中强调信仰的总纲——尽心、尽意、尽性、尽力爱主;并爱人如同自己。我们要效法基督“为他人缘故”的榜样:主动为他人设想、跨越他人的软弱、愿意宽恕和原谅,以及完全付出和牺牲。灵命塑造是可以透过与人建立关系过程中,因基督的缘故甘心情愿放下权利、身段、和坚持,从而活出祝福他人的生命。再次,门徒信仰是生活,生活是使命;灵命塑造就是每天走进人群,落实在每一个关系上活出基督!!(陈世钦牧师主讲,萧瑜瑾整理)

陈世钦牧师

韩国爱的教会第一届华人门训门训班参观

主题七:门徒训练与教会成长 成功门训带来教会健康成长

教会成长与教会本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使徒行传》阐明了这个真理。初期教会的增长,与《使徒行传》第二章所描述的有素质教会相关,以致在宣教的每个阶段,都提交教会增长的汇报(徒二47、五14、九31、十六5)。

只要门训获得成功,教会成长是自然的收获;培养好一个人,他就会去寻找迷失的羊。教会有生命,教会就会成长。

1. 教会成长的重要性
(1)何谓教会成长?
地方教会在质与量的均衡成长,其结果就是上帝国的扩展。在200 人以下的教会,牧者在门训可以作得很好。200 至1000 人的教会,需要教牧团队一起进行门训。千人以上的教会则可要小心,因为官僚主义可能出现,因为人多就进入了管理型的模式,体制会僵硬化,牧者与会众脱节。为此,尽管在爱的教会有120 位传道人,主任牧师吴正贤牧师本身还是每周亲自培训数以百计的旬长(组长)班,为得是有机会与“草根”会面,亲自牧养,与基层保持比较近的距离。

(2)教会健康成长的三角形
教会领袖人品的成熟度,决定了教会是否能够好好牧养,以致能够帮助到多些人,这是教会的容量,也就是健康教会的第二个角。除了个人品格关系到属灵权威,对教会领袖的要求也包括他们是否了解文化潮流,其认识程度影响他们牧养的有效性,而相应的影响教会的成长,这是健康教会成长的第三个角。

2. 成长所需要的一双翅膀那是讲道与门徒训练。

(1)讲道
讲坛强,才会有人来礼拜。有了会众,也才会有所门训的。讲道是一个人向几个人传讲真理,那是以人格来传讲上帝的真理。

讲道,要能讲出易于理解的道;这需要恩典,上帝的恩膏

讲道也要体会道成肉身的原理。讲道时,最先应该做的不是传达信息,而是理解会众的想法,他们的内心状态,讲者与听者取得契合。当人们发现话语与自己有着相对应的关系时,会被宣讲者所传讲的信息所吸引。具有这种契合性的真理,将会使信息在人心中变得火热;因此,讲道者需要把更多时间投入在“世界”上。

上帝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祂绝不会把我们推到用不到我们的地方去。讲道者想要成功,就要完全享受自己的工作,越是享受讲道,讲道也就越好。Phillips Brooks 说:“这个世界还没有听到应该听到的尽全力的讲道,即使是转瞬即逝的一个瞬间,也没有可以和讲道事工相比拟的工作。”

(2)门徒训练
在成功进行门训的教会中可验证“自然的教会发展”原理。根据德国学者Christian A. Schwaz在1990 年向全球32 国家的一千多家的教会所作的调查研究发现,健康成长的教会具有八大优良品质:
~ 令信徒得力的领导方式(EmpoweringLeadership):强化与栽培领袖(弗四12)。

~ 以恩赐为本的事奉方式(Gift-Oriented Ministry): 信徒按个人恩赐来服事( 弗四11-12,彼前四10)。

~ 充满热情的灵性表现(Passionate Spirituality):信徒与主与人建立真挚的关系;爱主爱人(罗十二11-12)

~ 功能健全的结构(Functional Structures):教会结构必须是有助于达成教会使命(可二27)。

~激励人心的敬拜(Inspiring Worship):在教会聚会中必须让人感受圣灵的同在,激励人心的是圣灵(帖前五16-19)。

~ 全面兼顾的整全小组(Wholistic Smallgroups):教会内的小组必须是能够兼顾组员们实际的需要(徒二46-47)。

~ 以需要为本的布道事工(Need-orented Evangelism):教会各种的传福音努力需要配合布道对象的需要(林前九20-22)。

~ 温馨相亲相爱的关系(Loving Relationships):信徒之间以基督的爱真诚的相待(约十三34-35)。

若是教会有当中有一环比较弱,这就成了破口,使教会成长发生障碍。因此,若欲门训做得好,教会需要顾及这八项中的每一项,以确保它们都是处在优质的状态。

成功的门训可以带来教会健康的成长,这条路尽管有点漫长,却是可靠的。为此,牧者们,请在三、五年内全心全意地投入在少数的几个,十年后必见丰收。(主讲:吴正贤牧师。整理:黄家源)

爱的教会礼拜一瞥

主题六:门徒训练的落实与实行 激活小组相互关爱互相学习

为了有系统有效地在教会落实门徒训练,我们需要有策略地逐步切入,不宜随意采用其他教会的门训模式,因为教会情况各不相同。

为了将系统化的门训落实到各自的教会,首先要对自己所属的教会环境作出客观的诊断,客观地分析自己教会所具有的长处与短处,树立适合自己教会的策略。透过这一过程,牧者教会领袖可以确认自己和教会需要完善和开发的领域,且可根据圣徒各自的成长阶段和需求来提供属灵帮助,开发切实而具体的教学课程。

落实门训事工有以下过程:
1. 土壤分析与教会领袖的预备
信徒对门训认识多少?更重要的是牧者领袖有门训的看见,若是没有需要参加门训研讨会,多方阅读门训书籍,说服自己:门训是教会的,所以为教会,是我们必须服膺的大使命的核心,建立门训为本的教会论,树立门徒之道为牧会策略,接纳门训作牧会的方法,然后上牧养工场,先是世界,后是门徒。

为了有效的进行门训牧养,牧者与领袖或需要抓住机会去门训做得好的教会实地观摩。牧者需要操练归纳法圣经研究,归纳法解经证道。小组是门训的基础建设,故此接受小组训练与实地观摩是重要的一环。

2. 分享门训异象
牧者在讲坛上(包括团契聚会)分享门训信息,传递门训异象给会众,预备人心;又可以进行门训查经会,撰写门训文字刊登周刊,进一步撰写教会使命宣言激励会众,作共同的门训宣言。大家可以一起研读门训书籍,加深认识。可以研读一些门训教会个案作为参考借镜。在主日讲坛集体的学习之余,设立门训异象成员来推动异象传递,这些成员以执事为领导,带动各团契成立探讨小组。

3. 以门徒训练为目标的牧养
(1)首尔爱的教会有以下的事工循环链
传道(用种种方法带领世人归信主耶稣)、扎根(给予信徒基本栽培包括福音与生活,过主日崇拜、祷告会生活)、牧养(信徒进入马可楼小组学习归纳式查经,课程包括祷告、灵修、圣经、教义、家庭生活、心里辅导等)、训练(从牧养中挑选能够与牧者分担事工的信徒接受2-3 年的门徒训练与事工训练的课程)、事工(完成事工训练者参与教会事工包括布道、小组长训练、爱邻舍、辅导、国内外宣教等)、传道。

(2)门徒训练牧养过程
登记、加入慕道友聚会、受洗、进入马可楼(小组,参加种种研习会、课程)、门徒训练、事工训练(包括布道训练)、旬长(组长)训练。

(3)一些说明
a. 门徒训练课程再一次对救恩真理打下坚固的根基,叫人在此带着救恩而兴奋,走向基督喜悦的成熟的信仰人格和分别为圣的生活。这个课程由《门徒训练的基础》、《稳如磐石的救恩》和《长像基督的身量》三本组成。

b. 事工训练是为通过门徒训练后被认为可以成为信徒同工的人预备的课程,让他们学习成为带领人需要的理论并进行实习。从一系列课程之什么是牧会者的哲学,作为信徒要怎样看到教会,为此要查考的教材包括:《圣灵,新生活的钥匙》、《教会和信徒的自我形象》及《小团契环境和领导能力》。

c. 教材只是一个向导,因为它无法完全装载一切要素,但在带领者的灵活使用,成为有用的牧养工具。

d. 可供参考的几种牧养过程
(a)灵修培训:归纳法圣经默想、《每日活水》
(b)新旧约圣经概览
(c)圣经与教义课程
(d)一对一牧养
(e)确信班/ 成长班
(f)圣经通读与背诵圣经

结语:小组事工的扎根在爱的教会,当门训事工成功扎根后,门训、马可楼(小组)体系和组长教育(旬长班)三者的关系将维持一种平衡的牧会状态;门徒训练自然的结出果子,其核心原因是小组能够被激活。在小组这团契中,圣徒们在生活中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可以感受到相互间的关爱,互相学习(这可作为我们学习有系统门训的可资参考实际范例。朴主声牧师主讲,黄家源整理)。

朴主声牧师

主题五:门徒训练的运作 用归纳法查经教材培育信徒

门徒训练是个过程,以上帝的话语训练信徒,让他活出所学、活像耶稣,完全委身于基督。

门训需要准备。训练的牧者需要有正确的教会论、有教导的恩赐,及能读懂学员状况的洞察力;教会型态等状况及信徒属灵等情况也需要给予评估,以便按部就班来进行。

透过异象分享,使用适切的方法,生产再生产的门徒。此中,修改牧会模式是必然的。

门徒训练可从核心团体开始,秉持以人为中心,循序渐进。教牧人员则要起模范的作用。

韩国爱的教会(Sarang Church)以“马可楼”(即小组)来进行门训;由训练有素的“旬长”(即组长)来带领,用归纳法查经教材来培育信徒。

对于推动这样的门训,心急不得,但人尽其力,上帝则尽其责。(姜明玉传道,余家振整理)

右为姜明玉传道

马可楼小组聚会一景

主题四: 门徒之道 改善教会体制:唤醒平信徒是捷径

主耶稣看重门徒,祂寻找并拣选了门徒。教会要培育的就是主耶稣的门徒。我们也看到,大使命最重要/ 核心的动词是“使……作门徒”,经文中的分词“去”、“施洗、“遵守”是为了主词“作门徒”。(太廿八18-20)在优先顺序上,教会需先以上帝的话语栽培门徒,然后才要求他们作工;而我们确信,专注门徒将带来惊人的倍增结果。

然而,“门徒”这概念在福音书中多,到了书信就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完全人”,这应该是关注从犹太人扩张到外邦人的结果。是的,门训正是要栽培门徒成为全备的人!

那么,怎么评估一位门徒呢?他是一位肯付上代价,完全委身于基督者;他是一位在任何情况都活出福音,并透过言语见证主的人;他也是一位仆人式的服事者。门徒其实就是那些成为跟耶稣一样的人,活出跟耶稣一样生活的人。这类效法耶稣的门徒是教会所追求的目标。

上帝也赐予教会三因素来进行门徒培训:教牧人员(弗四11-12),以教导的恩赐来装备门徒:圣经,除了有得救的智慧,也叫他们成为全备的人(提后三15-17);及那些可学习的牧会典范(西一28-29)。

为此,普世教会应当改善体制,成为牧者负责带领,平信徒负责事工的团契;唤醒平信徒则是捷径!(吴正贤牧师主讲 ,余家振整理)

吴正贤牧师证道

主题三教会论B 使徒性的本质:发挥影响力

要分辨教会的真假性可以从三方面来看:1. 教会有否传扬上帝的话,并不加添人为的教导? 2. 教会有否举行圣礼?3. 教会有否管训?吴正贤牧师引述一些学者对传统教会论的批判。 “是立足于静态概念而形成的落后的教会论”(Stephen Neil); “是未继承大使命的教会论”(Harry Boer);“ 不是出于宣教环境的教会论” (John Piper)。以上的论点引导人反思过去教会的定义,很常是没有完全反映出普世教会的使命。自从改革宗教会以来,教会非常关注的是错谬的教导,于是容易只注重内部而忘记教会在世上应有的使命。当一间教会越注重内部,就会越看重自己的权威,以职分为中心而不是以牧养为中心。这样的教会,其结果是一般的信徒没有发挥他们在世上的影响力,教会变得没有力量,不能适应时代环境。

为了承担普世教会使命的神学依据就是让平信徒成为使命者。平信徒应该是具有使徒性被差遣出去的人,但人们常对“使徒性”这字眼有所误解。首先,使徒是指第一批亲眼目睹主耶稣复活的见证人,主耶稣也直接差遣他们去万民中传扬福音。普世教会是建立在使徒根基之上(弗二20);普世教会也是被差遣到世界的团体(约二十21)。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使徒的职分虽然不再存在,但使徒性仍存在。而继承使徒性的不是几个拥有特权的人,而是整个教会,也就是每一个信徒,因为我们每一个肢体就是基督的身体。全教会是圣灵的殿,是建立在使徒的根基上,而全教会更是因使徒的事工成为基督统一的身体。

普世教会的两根柱子就是信徒的出世和入世。出世就是从世界中被拣选的上帝的百姓,而入世就是被差遣到世界中的耶稣基督的门徒。如此,我们需要明白教会不应只为得救而存在,因为我们已经是出死入生,拥有永生的身份的(约五24);所强调的不应再是自己的身份,而是应该做什么,是使徒性的,是带有使命的。

传统的教会论,过于强调身为上帝儿女的特权而不注重在上帝儿女的使命,以致大部分的教会在牧养上都失去平衡;再加上没有很注重训练信徒成为具有使命感的人,以致容易遇上很多的挫折和困难。如果牧会只单单注重方法,忽略了其背后的哲学和策略是很危险的。一间健康的教会,不是依赖其方法,乃是确立正确的教会论,重拾使徒性的本质。(吴正贤牧师主讲。陈倩明整理)

主题二:教会论A

牧者的牧会方向,决定他将如何看待教会。比如牧者认为教会是敬拜的地方,他将会把敬拜看为最重要的事情;如果牧者认为教会是受伤灵魂得安慰的地方,那么就会把医治得胜看为最重要。身为牧者和教会领袖的,应该每天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教会是什么?”因为如果方向错误,就好比一棵树坏了树根,结不成果子;又好比一栋大楼,根基不稳,随时有倒塌的危险。牧会的哲学取决于“教会是什么”和“教会为什么存在”。

以下的图可以表达出教会论的重要性:

牧会哲学 (树根) 教会论
牧会战略 (树干) 门徒之道
牧会方法 (枝子) 门徒训练
牧会禾场 (果子) 门徒们

如果只是随着一时之热情开始进行门训,过不久就很容易放弃,因为只注重枝子(方法)而没有注意树根(牧会哲学),果效无法维持。

长久以来,教会论是一个被忽视的主题,在四、五世纪有基督论/ 三位一体论,在十五、十六世纪有救赎论,而教会论是到廿世纪才被提倡。“教会”一词在新约圣经有114 次出现,其中保罗书信提到了62 次。在希腊原文“教会”一字的原意是“声音”,强调听了号角之后聚集的行为(申四10),是指在基督里蒙召的百姓。作为一个整全的教会,不是其大小的问题,就算是多么小,多么贫弱,多么不起眼,在上帝的眼中都是上帝的教会。

每一位信徒都是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而每一位信徒都拥有以下四个特权:1. 直接就近上帝(来十19-22);2. 属灵的活祭(罗十二1);3. 代祷(提前二1-2);4. 为福音作见证(彼前二9)。

了解教会存在的理由可以帮助我们明白信徒的角色。第一,教会的存在为要敬拜神,得救的人最先拥有的特权就是可以敬拜上帝,而敬拜是教会的生命和荣耀。第二,教会的存在是为了世界,信徒是要向世界为主耶稣作见证。第三,教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门徒训练,是信徒生命渐渐成熟,学像主耶稣。教会的存在目的是为上帝,为世界和为信徒,而它们三者之间也是有着不能分割的关系。比如,没有受训练的人很难为主作见证;而对世界和未信之人漠不关心的人之敬拜也不能蒙神的喜悦。(吴正贤牧师主讲。陈倩明整理)

吴正贤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