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美以美先贤留下榜样
当一行二十多人站在漏斗型的水濂前,观看不断滴落的流水,仿佛上主倾倒的恩典,不仅滋润拉让江流域,更造福整个犀鸟乡——砂拉越。
“一滴水,阵阵涟漪,潺潺鹅江;
一滴血,他的生命,全然摆上,恩泽垦场。”
误以为是UFO的漏斗形建筑,寓意着透过富雅各教士的生命,领受从上而来的满满祝福,如水倾倒;一滴水、一滴血,恩泽遍地,成为众人之祝福。
这座相信是全马最大的漏斗塑像,象征富雅各的生命,体现他在诗巫32年间无论在教会、教育领域的贡献,还是在社会民生福利方面所做的诸多努力。
圆形的水濂瀑布流向一个水滴的模型,象征着富雅各一生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一滴血则象征着他无私的奉献,将生命全然摆上,恩泽遍及砂沙各地,至今不息。
在黄惠瑛牧师的带领下,古晋卫理圣淘沙堂一行执事于2025年3月31日至4月2日在诗巫卫理神学院举行退修会。其中一项活动是走访美以美景点,包括砂拉越卫理公会创始人黄乃裳公园、卫理首位宣教士富雅各纪念公园、光华卫理文物展览馆以及下坡以琳生命塑造中心等。
退休的黄家源牧师受邀担任退修会讲员,前文字事业部干事黄孟礼则担任美以美景点的解说员。
有些执事对诗巫较为陌生,但他们对砂拉越卫理公会的起源故事印象深刻——从一位失败的政治改革者黄乃裳开始,经过一条不起眼的红水河——新珠山,逐步发展至今天覆盖全东马乃至澳纽等地区。
黄乃裳率领福州十邑等地区的人于1901年前来诗巫的新珠山与王士来参与垦荒。三年后,他返回中国,教会委任富雅各教士前来收拾“烂摊子”(当时1118名垦民三年后只剩下600余名),并引进了米较、圆锯、发电机等新文明科技。富雅各在诗巫工作了32年,创设了41间教堂和40间学校,信仰与教育并进。
由于前往巴南探测新垦地,富雅各教士患上了疟疾。回到诗巫时,身体异常虚弱,最终被送往古晋治疗。结果他在古晋中央医院安息主怀。由于当时古晋尚未成立卫理公会,富雅各教士被安葬在古晋圣公会的圣约瑟坟场。
(报道:梦里)
图示一行人在黄乃裳公园、富雅各公园及光华卫理文物展览馆合影。